1. 首页 > 美洲签证

电报时代的珍贵记忆

大家好,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,关于电报时代的珍贵记忆,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   上世纪打电报是最快捷的远程通讯工具,没有急事用户是舍不得打电报的。打电报按字计算,所以发报人惜字如金,电文能简练则尽量简练,一份电报由报头、收报人名址、电文、发报人名址组成。对固定的收报单位,用户会申请电报挂号作为名址以节省费用。因为电报挂号仅按一个字计算。

   上世纪80年代,我从邮校毕业后,人生的第一工作站就是打电报。在学校时,电报是一个课程,教我们电报的是陈老师,当时发报用的是55型的电传机,为了让同学们有打报基础,他分给每位同学木制的发报模型,上面的按键和55型的电传机是一样的,手指只有正确按键才能盲打,速度才会快。我总觉得自己手指跷跷的,不好使,但为了熟悉键盘,我放假还特地把模型带回家练。心想以后走上工作岗位,最好不要发电报。

   但事与愿违,没想到一毕业我就和电报打上交道了。拍发电报,由汉字译成电码,每一组电码代表一个汉字。查询电码是有规律的,翻开标准电码本,先查汉字的部首和部首的电码索引,然后查出相关电码。例如:“中”字部首为“I”,电码索引号码为“00”,即可在第一页中查出“中”字的电码为"0022",“速回电”相对应的电码为6643 0932 7193,为了尽快把用户的电报内容译成电码,若能将常用的字背下,则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,为了更快为用户服务,当时我背了大量的电码。邮电局考电码,共有四卷,第四卷难度最大,我却在考第四卷时以快准获得最高分。

  前天友人问我“甦”字怎么读,我不会读音,但我清楚记得电码是3936,这可是偏僻字啊,一时兴起,我拿起一段报纸,整段都能准确用电码译下来。虽然现电码已没什么用途了,电报也成为历史,但它还是给我带来太多甜蜜的回忆。

  1984年,有一位大约50多岁的先生到柜台发电报,我一看发报人姓名,就猜这一位先生应该是先父的好朋友,听妈妈说过,以前我爸还带我姑姑、叔叔到他家住过,果不其然,就是他,这位先生也非常激动地同我聊天,一起回忆往事。我表兄(我姑姑的儿子,长得像大舅舅)随后上门拜访了这位先生,一封电报重新把故人联系在一起了。

  1990年11月的一天,一位小伙子到柜台,声称从江苏至厦门出差,途中遇上扒手,钱包被偷了,身无分文,希望我帮其发一封电报,请家人急速汇款至厦门某旅舍。我帮小伙子垫付电报款,三天后他到邮局称已收到汇款,还我电报款,还热情邀我吃饭,我婉言谢绝。不久,我收到了小伙子的感谢信,感恩在患难之中遇见我,感谢我的信任和帮助,最后衷心祝愿我好人一生平安。我心里乐滋滋的。

  后来工作调动,没有和电报打交道了,有一次一位用户打电话到10000号询问有没有懂电码的人,我毛遂自荐当场把他提供的中文,逐字译成四位数码的电码给他,用户非常高兴,连称我帮了他的大忙。话务员问我这些电码记在哪?我说记在脑子里,她感觉不可思议,连声夸我记忆好,我好开心啊。

  又有一次,电信公司大客户的一位客户经理,急需找一个懂电码的人,从传真发了一大段中文让我帮她译成电码,我不一会儿就译好并传真给好,她称我为电码高手。

  如今,微信、QQ等即时通讯,可瞬间完成文字、图片、语音、视频传递,电报成为历史陈迹。但电报的回忆对我而言是一种幸福。

用户评论

〆mè村姑

小时候家里有台老旧的电报机,每次收到家人寄来的信件都感觉就像魔法似的!现在想想确实挺特别的经历,那时候信息传递真是缓慢而珍贵.

    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!

羁绊你

作者写的很有感觉啊,尤其是提到电报员那句“敲击着键盘”,仿佛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了。让人忍不住想了解下当年电报是如何运作的。

    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!

没过试用期的爱~

以前确实有人用电报来传递重要信息吧,但现在短信、电话、网络消息这么发达了,电报这种通信方式早就被遗忘了吧...

    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!

素颜倾城

文章描述的电报声真的很有画面感!小时候听老人讲关于电报的故事总觉得很酷炫。可惜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已经不知道什么是电报了,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真是太快了。

    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!

屌国女农

我也记得小时候家里有过一个可以发送简短电报的小设备,当时我觉得超级酷,现在想想真有趣!没想到电报会有一丝神秘感呢...

    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!

娇眉恨

虽然电报已经成为了历史,但是它曾经连接过很多人,传达过很多信息。这篇文章很不错,让我对过去的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.

    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!

执妄

文章写的很好,让人想起那种过去慢慢传递的信息感受,现在这种感觉几乎消失了... 电报时代的浪漫和慢节奏,令人怀念!

    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!

花菲

我觉得电报这项技术虽然在现代社会逐渐被淘汰了,但是它曾经扮演过重要的角色。我们应该记住它的历史意义,并对其贡献表示感谢。

    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!

酒笙倾凉

电报的回忆确实让人感到唏嘘!时间飞逝,科技发展变化莫测,而一些曾属于过去的技术却被我们遗忘了。不过,这些东西才是真正的“文化遗产”。

    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!

仅有的余温

感觉文章中对电报时代的生活描写不够细致,没有展现出当时人的情感和社会环境。总的来说,篇幅有些短,内容比较一般。

    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!

猫腻

小时候听爷爷讲过电报的故事,他说当时的电报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职业,需要很高的技能和责任心。可惜,现在年轻人很难理解那个时代的氛围了...

    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!

幸好是你

作者是不是想让人们了解历史?电报的发明确实改变了通讯的方式,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。只是科技发展到今天,很多老旧的技術就已经被淘汰了,就像我们生活中许多曾经使用过的东西,现在早已不再流行。

    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!

摩天轮的依恋

我爷爷说过,他小时候收到一份重要电报需要等好久才能拿到,那时候信息传达确实非常困难。看来现在的通讯方式真是方便极了!

    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!

残留の笑颜

我觉得这种怀旧的文字很有意思,让我重新思考一下科技发展的进程和我们与过去的关系。或许,我们可以尝试去了解以前的生活方式,感受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。

    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!

关于道别

作者描述的电报机声音,真是太传神了!我仿佛能够感受到当年人们急切的心情,还有那种等待信息传递的焦躁感呢... 这种经历现在很难再体会到了...

    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!

青袂婉约

虽然电报技术如今已经过时了, 但它曾经改变了世界的信息传播方式,这无疑是一件伟大的成就。值得我们记住它的历史意义,也让我们感慨科技发展的不停进步!

    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!

本文由发布,不代表环球签证网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global-visa.net/mzqz/10499.html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微信号:weixin888

工作日: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